•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能源 > 行业聚焦
海岛变“核岛” 无伤大雅的生态影响?(组图)
时间: 2011-04-18  来源: 南方周末  编辑: 王瑞丰

 

无伤大雅的生态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宁德核电项目六台机组的全部上马,宁德近海的五个小岛注定也将告别历史。

  海岛持续消失的势头,就从未被有效遏制过。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字,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浙江海岛消失了二百多个,辽宁省海岛消失了48个,河北省海岛消失了60个,福建省海岛消失了83个,海南省海岛消失了51个……

  张珞平教授最近的工作是参与评审“福建省湾外围填海规划”。宁德市政府新一轮上报的围填海项目无不是以无人海岛作为基点,如果不出意外,围垦区内将再有12个海岛消失。

  在有些人看来,这些即将消失的海岛,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无伤大雅,一篇针对“过境岛”及其周边岛屿的研究论文显示,“岛上均未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资源,也未见需要特别保护的人文历史资源。”

  然而,在张珞平看来,每一个无人海岛都相当于一个自然保护区,哪怕是一块光秃秃的礁石也有生态价值,“礁石周边往往是高等鱼类聚集的地方,一旦填掉了,海岛资源就都没了。”他提醒说,消失一两个岛,或许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并不足以显现,然而,海岛消失的累积效应却很难估量。

  在国家海洋局海岛办公室主任吕彩霞看来,一个海岛的价值,重要的是要看海岛所处的整体海洋环境,不能局限于单个海岛。
     1   2   3   4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