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新闻
楚长城遗迹保护迎来新机遇
时间: 2011-04-02  来源: 中广网河南分网  编辑: 河南视窗三

孙乐指出楚长城当年烽火燃放处

烽火台外墙及进出门洞

原烽火台今全貌

摄影师正在拍摄楚长城主题摄影

  保护之路艰辛异常

  随着以周家寨为代表的楚长城遗迹得到认定,保护工作也慢慢开始展开。其中最有利于开发和遗迹遗存规模最大处,就是位于现周家寨附近的原楚长城著名关隘金斗关,50多华里、120多个城类建筑、随处可见的连绵石墙和不远一处的烽火台,保护起来却并不容易。南召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相当的财力和物力来开发这座伟大的遗迹,尽管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投入和大量的精力、财力,却很难看到实际的效益。

    当时,由当地开采大理石起家的、当初曾发现和参与楚长城考察活动的当地农民周万明用自己的热忱,担任其了南召县楚长城开发公司的总经理。按照当时的规划,周万明和南召县楚长城开发公司欲把遗址打造称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旅游景观,并通过开发住宿、餐饮、旅游等项目,做到保护遗址、带领当地百姓致富。但到了实际操作时,种种困难接踵而来,击垮了这个朴实的山村汉子。

    周家寨遗址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的伏牛山山区,这里向来就是积弱积贫之地,当地有眼光的人走的致富方法大多是开发山上的大理石石材。在楚长城遗址未被确认前,很多石材厂老板都会去山上炸山取石,最多时候,曾崩开十几亩地大小的山体,由于石墙是连绵在很多山体上,这些崩山炸石对遗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周万明是当地一村民组的组长,常常带领村民以维护遗迹之名阻拦。一些老板曾多次威胁他:你有几个头?敢耽误我们发财?受到威胁的周万明只好苦口婆心地劝阻他们,破坏遗迹是要犯法的,先确定这些遗迹是什么才行。在确定为楚长城遗址后,一些老板还不甘心,暗地威胁、报复周万明。但为了保护这段伟大的楚长城遗址,周万明顶住压力,一直担负着保护遗址的重任,从未放弃过。

  尽管挡了别人发财路受到威胁,但真正困扰周万明的,却是如何开发这段长城,十几年来,他先后投入了近20万元,花光了自己当初办大理石厂所有的积蓄,修筑了一段从村子到山上的路,但这些钱对于开发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十几年间,不断有人来谈合作开发的事,每年至少要有十多次,周万明每次都是热情接待、用心款待,但看到投入巨大、很难很快见到效益,很多人最终都摇头离去。用周万明的话说,这些人都是来赚钱的,没有对楚长城有感情,所以我也不会看好与他们合作。最后,厌倦了的周万明连谈合作者的饭也不用管了,但开发的事却一直停滞不前。以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副会长艾廷和、杜乾、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秘书长孙乐等为代表的痴迷楚长城研究和保护的专家,也通过各自的渠道不断地为保护和开发寻找合适的方法。今年年初,秘书长孙乐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和机会,为楚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从文化本体出发反哺文化本体

  郑州楚视觉婚纱摄影机构的“楚视觉”立意的“楚”字,其实就是楚长城的“楚”,该公司的总经理郝书韬就是南召县板山坪镇人,自小身患残疾的他虽然双腿都不能行走,但很早就开始关注楚长城。曾流落在北京替人修鞋、在郑州火车站开三轮车载客的他,通过艰辛异常的努力,终于在郑州做起了婚纱摄影生意,并在圈内小有名气。艰苦的生活磨砺没有磨灭深刻在他内心的“楚长城”情节,所以他将自己的公司取名“楚视觉”,并立志要为楚长城的保护和开发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秘书长孙乐在网络上相遇,并展开“楚长城”保护和开发的话题讨论,最终,拥有同样对楚长城遗址热爱的他们,确定了最终的方向。那就是:通过楚视觉文化创意摄影,让从文化本体“楚长城”出发的“楚视觉”,最终通过文化而商业的形式,反哺楚长城遗址,从而促进楚长城遗址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接着,再以点带面,担负起研究、保护、开发楚长城的重任。

  对同样热爱这段伟大城墙的人,南召县楚长城开发公司总经理周万明也对这位身残志坚的小老乡报以厚望。3月27日,以专门成立“楚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郝书韬带领自己的团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在朋友的背负下,带着“穿越”主题文化摄影的创意,和摄影师、模特、化妆师亲自走到了楚长城的跟前。随行的楚长城开发公司总经理周万明、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秘书长孙乐像工作人员一样,不辞劳苦为工作人员斩荆棘开路,生火烧水做饭,把饭端给每一位参与人员。孙乐说:“作为南召人,作为热爱楚长城这段伟大城墙的人,我看好从文化本体出发反哺文化本体的前景、我也看好这个婚纱主题的摄影活动。这个活动对楚长城来说,用2600多年的奇迹来见证现在人们恒久的爱情,本身就是对穿越无数历史风霜、至今仍雄伟挺立的楚长城的一种肯定。我也相信,楚长城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也会因这个活动最终得到更好的帮助。巍巍长城,难得此情!”

  历经2600多年的楚长城是否会迎来新的机遇,重焕出耀眼的青春?这还未可得知。但楚长城遗址南召段的保护,却迈出了新的步伐,有商业行为的介入,从文化角度的无破坏反哺开发,至少来说,可以让一份份绵薄之力给力楚长城遗址的保护、开发,为真正的将楚长城遗址研究、保护、开发纳入的正规,有朝一日,会令埋骨于此的英烈们稍慰。

  楚长城相关资料

    楚长城史称万城,又称方城。楚长城的全线分布情况,此前论者将其分为北线、东线、西线三部分,整体轮廓略呈“∩”形,故称方城。长期以来,楚长城只存在于文献中。结合文献和前期掌握情况,楚长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2010年3月8日,河南已用考古学的方法,找到了楚长城,第一次确定了楚长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使楚长城分布线路及区域再次清晰地展现出来。

  楚长城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从现存遗址的实际情况看,又较为复杂,楚长城并不是单一的线路,除北面南召至鲁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东西两线形成四条线路。 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的楚长城墙体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

    此外,调查和发掘确定了方城县大关口和泌阳县象河关等楚长城关堡2个,叶县保安镇前古城、泌阳沙河店古城、付庄古城等位于楚长城线上的城址3个。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平顶山市叶县、舞钢市、南阳市方城县和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的楚长城分布线路。同地段的楚长城特点是不一样的。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的墙体为主。舞钢境内的楚长城则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的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为主,以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南召县楚长城研究会副会长艾廷和编写《楚长城》杂志认为:楚长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楚王头脑中固有的或灵机一动产生的,楚长城是对豫西南的史前城堡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具体地说,在龙山文化时期的江汉一代,三苗族为抵御华夏族的几次决定“苗蛮集团”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中,三苗人已经修筑了边防线上的一系列凭险固守的城堡,这是中原地区出现最早的防御工程。楚国集成了三苗人修筑的防御工程,加以重修和扩修,并在城与城之间加修诸多的连接建筑,成了一个综合体,即楚长城。

  《春秋左传》曾记载: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与管仲率八国联军伐楚,楚国大将屈完率军迎战,奉劝齐桓公“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侯率军不战而退,并与楚在召陵会盟。

  2002年罗哲文咏南召楚长城诗三首:一、《访南召古垣》 梦绕方城五十年,每等北塞望南天。今朝足探南召境,振臂欢呼上古垣。 二、《访南召忆楚垣》 王室衰微战伐连,楚齐争霸布烽烟。屈完迎敌夸防险,万里长城第一篇。 三、 《登伏牛山古垣》 伏牛山上古长垣,起伏盘旋上顶巅。巨龙虽已身残损,依旧奔腾壮南天。

     1   2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