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来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民以食为天”。可是你是否我们每天摄取的主食有什么营养?它们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作用?甚至,缓中取胜,达到药物起不到的食疗作用。
粳米(大米)味甘,性平
1.粳米(大米)味甘,性平
《黄帝内经》在治病的同时,推崇食养,谷肉果菜之中五谷为首,粳米为第一养人之品。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千金言食治》中称其具有补脾胃、益气血、长肌肉、和五脏的作用。长期服用能够强身体,悦颜色,聪明耳目。
糯米味甘、微温
2.糯米味甘、微温
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的作用。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3.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具有补血、利尿消肿、清热利湿退黄、解毒排脓、通乳的作用。长期食用可养血容颜,治疗各种贫血。
因下行利湿消肿,可用于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轻度黄疸等症。因人血降火行血,并可下行利湿消肿,外可消血热之毒,故可治疮毒之症、皮肤红肿之症,常配合清热解毒药作汤剂内服,一般可作粥、作酱食用。
以本品120克(发芽),煮猪的胰脏l个,经常服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