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衣着服饰,对其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这种局面不得到改变,我们的民族心理将长期受到不良影响,崇洋媚外之风将继续在中国社会上横行。
近年来,从美容用品到奶粉再到名牌服装等,洋货的诚信丑闻此起彼伏。对此,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这是我们树立民族品牌的良好时机。“我国不断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高端产品,其中2/3国内完全有能力提供,如果用国内高端产品替代进口品,对整体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近日表示:“未来5—10年,将是中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目标全面冲刺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纺织工业品牌建设,提高品牌贡献率,实现纺织工业成功转型,是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那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中国消费者该做些什么呢?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国民应该多尝试购买民族品牌——因为高质量的中国货数不胜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袁旻)
何必过分宠洋货
天山
产品有问题,不道歉、不召回,即便道歉,也乏诚意,即便召回,也不痛快……
从食品到服装,从电器到汽车,这些年,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骄横,一次次刺痛了中国消费者。
洋品牌何以骄横?道理很简单,因为太受宠。
有些经销商,无论专卖店,还是大商场,只要能卖国际大牌货,就高兴得不行。
也有些消费者,无论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只要能吃上、穿上、用上洋名牌,仿佛就摇身一变,身价倍增。
外国大品牌,纵横国际市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有其市场价值。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盲目崇拜。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一大批中国品牌正在崛起,这是全世界不争的事实。
如果中国人自己都不爱国货,盲目崇洋,我们的民族品牌如何走向世界?我们的民族如何实现复兴?
让洋品牌在中国合法经营、规矩挣钱,政府要加强监管,百姓也要理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