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新闻
郑州确定2011年28个文化创意旅游工程重点项目
时间: 2011-04-11  来源: 中原网  编辑: 李海啸

 

郑州确定2011年28个文化创意旅游工程重点项目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启动郑州文化产业网

郑州确定2011年28个文化创意旅游工程重点项目

郑州晚报有限公司等荣获“优秀文化企业”称号

郑州确定2011年28个文化创意旅游工程重点项目

宋保安等荣获“文化企业带头人”称号

    大力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嵩山文化产业园区、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等建设

    图书馆新馆、档案馆新馆今年竣工,建郑州国际新闻发布厅、海洋生物博物馆

    郑州晚报有限公司等荣获“优秀文化企业”,宋保安等荣获“文化企业带头人”

    记者 孙娟 实习生 杨繁/文 记者 马健/图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会议, 表彰了郑州“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带头人”。郑州晚报有限公司等荣获“优秀文化企业”称号。宋保安等荣获“文化企业带头人”称号。28个项目被确定为2011年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工程重点项目。市领导丁世显、雷志、王薇、张民服等出席会议。

    学习借鉴长沙等文化发展先进城市的好做法、好经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说,“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工作主线,文化产业是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据统计,去年,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计划投资12.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4.6亿元,超额完成17.8%,打造的大型舞剧《水月洛神》获得一片好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圆满成功。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丁世显举例道,中西部的长沙、武汉、合肥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长沙的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与长沙市相比,我市文化产业在发展总量、增长速度、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2009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8.8亿元,长沙市为371.8亿元,相差233亿元;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长沙为9.9%,相差5.7个百分点。

    据统计,2009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每人全年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只有605元,而同时期长沙是1870元。

    郑州“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带头人”

    6家公司荣获“优秀文化企业”称号:郑州晚报有限公司、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郑州古玩城有限公司、河南省美康影像设备有限公司、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6人荣获“文化企业带头人”称号:郑州市新华书店总经理宋保安、郑州炎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雒国栋、河南超凡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惠民、河南华豫兄弟动画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毛雪冰、郑州新海岸彩色制印有限公司董事长弓胜元、郑州市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光显。

    看看我市 今年文化发展举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发展举措

    今年广泛开展“创意郑州”主题文化活动

    如何全力推进2011年文化强市的各项工作?丁世显指出,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快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

    其次,加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同时要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抓好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

    最后,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丁世显说,今年要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创意郑州”主题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建设郑州都市区中的引领作用,塑造和推介一批郑州产品品牌。

    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开始申报

    4月8日起,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基础性工作都可申报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截止到4月30日结束。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资助办法。

    文化产业项目

    关键词 文化产业集聚区

    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建设郑州科幻主题公园、动漫基地创意基地、影视后期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房建工程即将全面启动。

    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有动漫企业孵化中心、研发中心、交易展示中心和中国动漫博物馆,目前主体施工基本完成。

    嵩山文化产业园区:编制完成园区整体规划,正在编制旅游新城规划,园区内已入驻企业40家,争取年内开工超亿元项目3个。

    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炎黄二帝雕塑内部空间利用、中华炎黄百名历史名人雕塑工程、黄河治理纪念工程。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在28个重点项目中,涉及郑州日报社的就有3项,郑州日报印务发行中心、中原网、“党报多媒体信息港”展示工程,其中党报多媒体展示已在荥阳试点成功实施,共添置电子屏4座、阅报栏40座、售报亭15座。今年将完成在市区及所属县(市)区的绿地广场、街头游园、社区、大中院校及主要街道建设1192座“党报多媒体信息港”,阅报栏880座、电子大屏幕312座。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事业

    新建20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市2272个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建成750个农家书屋。

    郑州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2.3万平方米的市档案馆新馆今年要竣工;开工启动大河村博物馆二期改造;加快郑州广电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郑州国际新闻发布厅;郑州商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海洋生物博物馆今年力争开工建设。

    关键词 文艺精品

    电影版《快乐星球》:目前进入市场论证和剧本创作阶段,今年要完成该作品的拍摄。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二期:开发少林“禅”“武”文化服务体验产品。

    建设文化强市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评论员 郑旗

    昨日召开的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会议,是对2010年郑州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的集中盘点,也是对2011年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的集中部署,在我市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概而言之,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文化建设基础工作,也即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第二是文化项目建设的推进,也即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第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也即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3个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第一方面的工作是打基础,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图发展,第三方面的工作是谋创新。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事业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能产生的“润物无声”的助推力量,绝对不能忽视;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更应该引起重视。以长沙为例:2010年该市文化产业总产出930亿元,增加值450亿元,总产出和增加值与上年相比增速都在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0%,占全省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47万人,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打好基础是关键。文化建设基础工作的投入,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往往被认为是“只投入难产出”的事业,但其实不然。原因很简单,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质的水涨船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渐进,可能一时看不见,但会一直处于螺旋上升的过程。一座城市市民群体的整体面貌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会在无形中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

    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项目建设是抓手。当前阶段,谁也不能否认文化产业的力量,谁也不能忽视文化产业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这种力量与价值,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壮大上,体现在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上,体现在中原文化附着于文化产品的推广传播上--文化项目建设衍生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文化传播之于郑州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别的构筑和宣传难以企及的。

    建设文化强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搞好改革促创新。唯有全面、彻底地创新了体制机制,文化强市建设的推进才能一帆风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才能一路坦途。

    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众幸福等等层面,被重点提及。事实上,在都市区建设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必须被纳入社会进步、民众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很简单,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产生的辐射与带动效应自不赘言,文化软实力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作用于市民素质的提升、城市形象的塑造后,必将以反哺的形式,作用于都市区建设的发展。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