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投资河南 > 中小企业
郏县做大做强产业实践 铁锅成为世界炊具新宠
时间: 2011-06-07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辑: 陈冰

    中国网河南视窗6月7日讯  据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4月的花城广州,花木葱茏,生机勃发。

 

    4月23日,万众瞩目的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拉开了帷幕。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的近千种炊具进行了集中展示和交流。郏县广阔天地乡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出尽了风头。他们的铁锅产品,成为广交会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创造了“四个”想不到的奇迹。

 

    想不到华邦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受关注度就这么高。参会时华邦设立了2个展柜,因为来的客户非常多,工作人员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连带队来参加广交会的郏县县委书记郑理等几个县领导也成了华邦的工作人员,忙着与中外客商交流洽谈。4天时间,共与30多个国家1000多人次进行了交流,发放名片1000多张,被索要宣传册700多本。

 

    想不到华邦的铁锅产品如此受青睐。在展出期间,华邦的产品因种类齐全、加工精细、科技含量高等受到了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华邦公司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四个国家签订了6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法国的SEB品牌、LECREUSET品牌,美国的GIBSON品牌以及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多个知名品牌都表示,非常乐意与华邦合作。巴西、南非等国家的公司,决定在本国以华邦的品牌开展营销业务。

 

    想不到华邦的工艺技术如此受重视。参会期间,居世界铁锅行业第一位的法国LECREUSET公司主动与华邦接触,对华邦产品刮目相看。许多国外客商认为:“华邦产品是世界铁锅行业的重大革新,产品系列全、品种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在炊具领域中具有知名地位的客商林先生认为,华邦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是对世界铁锅铸造业的一次革命,希望华邦产品“好女儿不要轻易嫁”。

 

    想不到华邦的出现会对国内同行业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波。由于目前华邦铸铁锅所采用的新技术,属我国南北方铁锅生产技术结合的新工艺,目前代表了国内铁锅铸造的行业潮流,引起了参展的国内南北方同类主要生产厂家的很大震动和不安。

 

    郏县铁锅缘何成为“皇帝的女儿”?郏县县委书记郑理说:“郏县正在努力围绕建设‘特色经济县’、‘生态宜居县’奋斗目标,强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郏县铁锅产业是我们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们近年来着力培育的特色产业。目前,郏县铁锅在发展上逐渐形成几个优势:相关企业分工协作,可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抱团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有利于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产业群体形成的区域品牌,将增强园区内企业的竞争优势。”

 

    铁锅老板们说,这是郏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细心呵护的结果。

 

    目前,郏县铁锅像是铁锅行业中的一匹黑马,横空出世。2010年,该县实现年产优质铁锅7000万口,产值13亿元,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3%。铁锅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共有12000多人从事铁锅生产,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铸铁锅生产研发的龙头老大。

 

    紧扣市场需求,选准发展方向

 

    郏县广阔天地乡铁铸造历史悠久,民间匠人多,手艺高,群众基础好,平时偏爱钻研铸造小日常用品,以前农用犁、铁蒸笼、鏊子、铁锅等大多产于此地。大都是家庭作坊,零星加工,形不成规模。近年来,为挖掘培育特色产业,郏县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变传统优势为发展优势,确立了铸造产业要走铁锅精深加工之路,彻底改变小打小闹的局面。县委书记郑理、县长张国晓等多次到铁锅企业调查研究,并派出考察组赴全国各铁锅产地学习交流,掌握了铁锅行业的最新情况。县委县政府对铁锅产业出台政策重点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了由家庭作坊生产铁制日用品到规模化生产铸铁锅和电磁炉专用锅的转变,由面向全国市场发展到紧盯全球市场,铁锅产业愈做愈大愈强,成为全国最大铸铁锅生产基地,占据全国市场大半壁江山。目前,郏县铸铁锅生产及配套企业70家(其中铁锅生产企业29家、磨料磨具生产企业13家、其他配套企业28家),规模以上铁锅企业13家,实现年产优质铁锅7000万口,分别成为美的电磁炉专用铁锅及苏泊尔公司、爱仕达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同时郏县铁锅业还创出自主品牌“华邦”、“豫花园”等3个省优质产品和2个省著名商标,成为全国炊具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

 

    坚持集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

 

    郏县铁锅业生产布局集中,主要在以广阔天地乡赵花园村为核心的杨庄、青龙庙、石庙、苏庄五个村,方圆不到3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中赵花园村有规模以上铁锅企业8家,配套企业18家,成为主要生产区。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河南御花园炊具有限公司、平顶山美伊厨炊具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都在赵花园村。为使铁锅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2008年,郏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以赵花园村为中心规划建设铁锅产业集聚区,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集聚区基础设施,做到水、电、路“三通”,实现了园区“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创优环境,推动铁锅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8月,郏县铁锅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厨具产业园”。郏县铁锅业在发展中还注重拉长产业链条,做好产业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从原料购进到产品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在70家企业中,41家为铁锅配套企业,其中磨料磨具企业13家、锅把厂11家、锅盖厂8家、其他配套企业9家,产品涉及锅把、锅盖、胶木粉、抛光、纸箱包装、物流配送及餐饮,形成生产、加工、配件、包装、货运足不出门就可完成的局面,成为真正的社会化生产大车间,发挥出了产业集聚最大效益。

 

    追求技术创新,铸造自主品牌

 

    没有科技支撑的产业,不能持续健康发展,更形成不了经济效益。郏县铁锅业注重技术研发,不断加大人力和财力投入,使铸铁锅生产技术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河南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冶金研究院、郑州大学等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开展技术合作,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铸铁锅研究机构——郏县铁锅研究所。他们使用的超硬质金属磨具改变了以前笨重泥模工艺;2009年,又推出的“真不锈”系列铁锅,破解铁锅生锈问题。2010年上半年,针对欧盟市场需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发,成功研制出适合欧洲人使用的高档铁锅。郏县铁锅产业集聚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28大系列,300多个单品的炒锅、汤锅及煎盘。去年,郏县投入1000万元,建立了河南省铸铁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我省铁锅业地方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制定者,从微量元素分析到新产品研发,科学标准,有章可循。目前,郏县铁锅业常年从事技术研发人员60多人,每年投入研发经费400多万元。郏县铁锅业在加快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还不断推进自主品牌开发,相继推出了主打品牌“华邦”、“美伊厨”、“豫花园”、“勇力”四大品牌系列,300多个品种。目前自主品牌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

 

    创新发展模式,巧施“借梯上楼”

 

    采用股份制合作,激活发展动力。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单凭一人一智很难做到。郏县铁锅业在经历简单的家庭作坊后,大胆引进吸收股份制合作,变一人单干为合伙发力,使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进入新世纪后,华邦电器炊具有限公司“掌门人”雷乾使用以铸铁为材料的硬质模具,并装配成生产效率更高的制锅机。有了制锅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批企业也应运而生。为了抱团闯市场,赵花园村70家企业老板联合组建了铁锅商会,先后制定了章程和公约,对行业内部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进行规范,并设立了举报热线,引导会员企业相互监督。铁锅业商会重在引导企业自律,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发布产品质量信息,对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技术监督。从此,郏县铁锅业步入良性快速发展轨道。

 

    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助推产业发展。郏县在铁锅发展中,善于发现培养激励“能人”,放开手脚,建功立业,使铁锅产业周围集聚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雷乾、马晓伟、王勇力等一批典型代表。雷乾等几个企业老板还长期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高级总裁培训班。乡村“能人”头脑灵活、经验丰富、善抓商机,赢得群众信任。郏县铁锅产业最初就是在“能人”的带动下,形成了大能人带动小能人、个人带动群体、群体带动产业的发展格局,产生了“一带多、多带群”的裂变式发展效应,实现了郏县铁锅业的全面崛起。

 

    加强内引外联,拓宽发展领域。郏县铁锅产业在发展中不断拓宽眼界,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铁锅产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积极“走出去”,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广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利用春节、元旦、中秋等节日开展联谊活动,全力推介铁锅产业,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深化与美的、苏泊尔等公司的合作,引进其先进管理理念和市场经营模式,提升和改造铁锅产业。积极“请进来”,以招商选资为平台,筑巢引凤。

 

    创优发展环境,支撑产业发展

 

    郏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铁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环境也是生产力”,用环境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一是成立郏县铁锅产业促进局,由一名县领导兼任局长,规划指导全县铁锅生产,解决在产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铁锅产业促进局去年帮助建立了河南省铸铁锅研发中心,聘请上海一家专业研究机构编制郏县铁锅产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铁锅产业今后发展方向。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企业实行“零距离服务、亲情化服务”,企业只负责厂内事,厂外一切由政府去解决,企业集中精力搞生产。三是注重金融服务,成立了铁锅行业贷款担保、互助基金,注入担保资本金1000万元,可为企业提供2000万元的贷款担保,解决企业发展出现的应急融资困难。发展环境的优化,不断引来“金凤凰”。炊具行业知名企业爱仕达在实地考察后,主动到郏县铁锅产业集聚区办厂,产年铁锅500万口。他说:“郏县的投资环境好、治安环境稳定,投资放心、赚钱。”

 

    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如何恒久,小企业如何才能成长为大企业?迅速崛起的郏县铁锅产业集聚区用事实告诉人们,政府之手的作用不可小觑。

 

    强手如林,硝烟弥漫。郏县铁锅产业,如何拓展自己的一片天?谈及未来,郏县县委书记郑理满怀信心地说道:“郏县铁锅经历了从无牌到品牌,从品牌到名牌的蝶变,产业发展进入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将积极筹建全国铁锅协会,筹建中国铸铁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促进铁锅行业良性发展。今年全面启动厨具产业园建设规划,提升园区形象,切实帮助企业解救资金用地等难题,让‘民企’变‘名企’、‘民牌’变‘名牌’。让郏县铁锅始终成为全国铁锅业的领跑者,打造全国重要的铁锅生产销售基地和炊具集散地,打造郏县招商引资的新平台,为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郏县铁锅产业的前景,着实让人憧憬。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郏县铁锅企业发展正迎来全新的春天,正以全新的速度、全新的姿态步入“十二五”。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