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河南商报记者 赵卓/摄
据河南商报报道 民以食为天,可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心生隐忧:到底什么能放心吃?省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同样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昨日,省卫生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处处长郭茂华,做客两会“两报两网”会客厅时,诚邀全社会共同监督食品安全,我省将重奖举报者,相关办法正在制定中。
说行动
两年来7家问题乳企被吊销许可证
记者: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地沟油、毒餐盒被曝光,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频频发生。
郭茂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加强。去年,针对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省卫生厅牵头展开了专项调查。特别是问题乳粉,我省的专项调查已持续两年。
记者:整治效果如何?
郭茂华:以打击问题乳粉为例,截至目前,已查处问题乳粉案件8起,7家企业被吊销许可证,5人被逮捕,多名政府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记者:有网友问,为什么总是事情曝光后,整治行动在全国才声势浩大地展开?
郭茂华:去年,我省进行了9次大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但相对于此,更多地在于平时监管。
说原因
多小散乱 多部门协作仍需加强
记者: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如此频繁发生?
郭茂华:以我省为例,全省光食品加工企业就有4.16万家,其中八成以上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相对于点多面广的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记者:实际监管中有“扯皮”现象。
郭茂华:目前来看,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边界还不够清晰。在一些环节上,仍存在监管职责不明的问题,容易出现监管脱节。
记者:那如何避免监管脱节?
郭茂华: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由质监局负责,流通由工商局管,餐饮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而卫生部门负责综合协调。目前卫生厅就在考虑如何加强综合协调,使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
谈监管
监管法规存在空白
记者:像馒头、面条、豆腐的加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还是由质监部门监管?
郭茂华:像监管馒头作坊,在《食品安全法》中,没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能,对于这些“三小”门店,国家鼓励各省进行地方立法,但目前还没一个省份出台相关法规。凡是涉及的部门,都有义不容辞的监管责任。
记者:有人说,非法企业违法成本太低。
郭茂华: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食品安全的处罚决定,要求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但从另一方面说,企业要加强自我约束,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一定要加大诚信体系建设,而目前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还存在空白。
谈重点
计划推行举报奖励制度
记者:哪些地方是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区?
郭茂华: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短板”。此外,就是学校食堂。去年,我省共发生20多起食品中毒事件,其中学校食堂占了一半。每次专项整治,学校都是整治重点。
记者: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哪些问题?
郭茂华:添加非食用物质、违禁药物等问题仍很突出。食品安全是个大的民生问题,监管也是难点。我省加大了对食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实行责任倒查机制,为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计划推行举报奖励制度,相关办法正在制定中。
记者:请您谈谈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
郭茂华:首先是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和专项整治。其次是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对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增强风险预警能力。
最后是加快地方立法进度,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我省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和流动摊贩的管理办法,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 河南商报记者 郑筱倩 高云 实习生 胡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