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煤化集团安全生产创双佳:煤炭产量达7401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27
2011年1月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息,2010年,河南煤化集团实现煤炭产量7401万吨,同比增加1703万吨,增幅29.89%,创河南省煤炭工业生产新纪录。同时,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重组前的1.1下降到了2010年的0.027,安全业绩创河南省第一、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其中,永煤公司连续7年实现零死亡,鹤煤公司首次实现全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在煤炭生产方面,河南煤化集团在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下,按照“能高则高、能快则快”的工作思路,抢抓煤炭市场机遇,实现煤炭产量7401万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年度计划7002万吨的106%。其中:河南省内年累计实现5221万吨,完成年度计划5002万吨的104%;省外年累计实现2180万吨,完成年度计划2000万吨的109%。
在安全方面,河南煤化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安全长效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012345”安全管理模式,即“安全‘零’理念,‘一号工程’、‘双基’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五自’管理”。河南煤化集团的这一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良好的安全业绩,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及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河南煤化把“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和“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的预控思想,逐步向管理环节、生产要素和行为规范等领域扩展和延伸。如,通过与贵州毕节地区互派管理干部,融入安全文化,移植安全理念,导入制度机制,实施科学管理,不但使永贵能源连续7年实现了零死亡,而且促使毕节地区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达到了“双下降”。
在实施项目带动方面,河南煤化强力推进安全“双基”建设,重点推动安全“双基”建设工作的常态化、动态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等“四化”考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推行以“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五自”管理,有378项安全管理创新和安全技术创新成果在全公司推广应用,矿井自主安全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河南煤化集团2010年全年99.3%的矿井消灭了死亡事故。化工企业设备及管道系统的跑冒滴漏从2008年底的千分之三下降到目前的万分之一。
在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河南煤化集团注重对瓦斯和水害等重点灾害治理效果进行超前评价,实行超前预控。投入安全资金12.3亿元,各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四大系统,已按照有关要求,基本安装到位,138项重大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河南煤化全年消灭了瓦斯和突水伤人事故。
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河南煤化集团通过创建“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和“五优”矿井,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和采掘工程质量动态达标率明显提高,3家煤业公司本部矿井达标巩固率达到100%,创建精品工程196项、亮点工程117项、精品路线57条。
在职工安全培训体系建设方面,河南煤化有9个三、四级培训机构完成筹建或升级;永煤本部四矿、永华能源、焦煤九里山矿以及义马气化厂的6套职工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业务正常开展;62处各专业培训实际操作基地已经完成建设;通过开展特色培训、晋级考试、视频点播、实际操作比武等活动,员工实际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2010年,河南煤化集团举行安全培训168583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8471人次。
在安全装备机械化方面,河南煤化集团新增综采设备13套、悬移支架12套、综掘机17台,矿井采、掘综合机械化装备占有率提高幅度在30%以上,首个无人采煤工作面已在永煤城郊煤矿投入生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隐患管理信息系统和员工安全培训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在永煤本部矿井、永华能源矿井等成功投入使用,使河南煤化装备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方面,河南煤化集团各单位还按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了事故应急演练。各成员单位全年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375次,参加人员15730人,通过组织应急实战演练,锻炼了救援队伍。河南煤化还通过强化救护队伍日常训练、预防性检查和应急演练,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普及应急知识,救护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河南煤化集团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制度,实施了各级安全包保、安全小分队突击夜查等措施,强化了“双节”、“两会”、“国庆”等关键时期的安全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自2010年5月份以来,河南煤化集团连续实现安全稳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