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河南视窗10月24日讯 (鄢有生 )自全省社会法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信阳市平桥区法院迅速将张立勇院长讲话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院干警、辖区所有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渝地继续推进社会法庭工作深入开展,掀起开展社会法庭工作新高潮。
一是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组织召开全院干警社会法庭工作专题会议,对深入开展社会法庭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切实提高认识,以贯彻落实张立勇院长讲话及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建立、规范和完善社会法庭工作长久机制和保障机制,永葆生机。
二是积极联系、争取支持。进一步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的联系,积极与社会法庭所在地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沟通,争取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社会法庭的各项工作。建议地方党委政府,将社会法庭工作纳入地方平安建设或综合治理考核工作中,明确责任,防止社会法庭工作出现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的问题。
三是加强指导、强化监督。实行院党组成员、基层人民法庭分包社会法庭负责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方式深入到所分包的进行社会法庭业务指导,对辖区社会法庭召开一次业务培训会,不断提高社会法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动社会法庭建设工作健康运转。注重监督、指导和帮助社会法庭,把基层群众中威望高、品行好、热心公益的离退休干部、人大代表、原村委会干部等人员选任为“社会法官”,不断充实社会法官队伍新生力量,为社会法庭长效运行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是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每年不少于2次组织辖区各社会法庭负责人与各基层人民法庭庭长及法院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定期检查社会法庭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对社会法庭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社会法庭的宣传、社会法官的选任、社会法庭的建设管理、社会法官的经费保障等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措施。
五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运用各种途径和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宣传社会法庭的特点和优势,让群众理解社会法庭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使社会法庭走进乡村、走进群众中间去。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社会法庭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