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河南视窗8月29日讯 (邵伟 文图)8月25日晚9时许,一辆满载30吨化学危险物品——苯乙烯的槽车在106国道信阳市息县小茴镇境内行驶时,被陷于一个大坑内,车辆侧翻,大量苯乙烯泄漏。
事故现场位于繁华街道中间,附近居民众多,信阳市、息县两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疏散周围的群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处置,昨日中午12时许,抢险人员成功将遇险槽车拖离险地。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环境污染。
26日凌晨1时许,记者接线索后赶到现场。离现场还有近100米时,记者已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感到嗓子非常不舒服。在小茴镇小茴街道北边约20米处,一辆槽车侧翻在国道上。陷住槽车的大坑足足有50米长、20米宽。
据司机介绍,所运输物品为苯乙烯,共30吨,该车25日下午从山东东明出发,目的地为湖南长沙。由于河南境内高速公路不允许危险物品车辆通行,只好从商丘下道绕行106国道。
车辆侧翻后,槽车内的苯乙烯液体不断从槽罐顶部溢出。据了解,苯乙烯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就会引起燃烧爆炸。息县政府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小茴镇政府有关部门,立即连夜疏散周围200米以内的群众。
息县消防大队20名官兵现场监护,10多名穿着防化服、戴着消毒面具的消防队员正在稀释泄漏的危险物品。
26日上午8时,下起了小雨,给处置工作造成困难。为加快处置进度,息县政府协调息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部,征调2辆吊车和20名农民工增援。吊车将事故车辆吊起后,农民工向陷住槽车的大坑回填沙石砖块,最终将事故车辆吊运到安全地点。
整个事故处置过程中没有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