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医疗 > 行业聚焦
打击食品非法添加“风暴”席卷全国
时间: 2011-05-30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王瑞丰

 

重庆查获26吨三聚氰胺奶粉,厂家用于生产雪糕。(资料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瘦肉精的引入、应用到禁止,本身就折射出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轨迹,下一步从源头上根治瘦肉精,希望仍在一个“转”字。

    再比如农药兽药残留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这都是温饱有余之后遇到的新矛盾。“成长的烦恼”呼唤“快乐的成长”——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搞新米袋子、新菜篮子,稳量提质,既有内在动力,更有民生期待。

  ②关键词:三聚氰胺

    防企业道德滑坡,一是惩,让坏人倾家荡产;二是教,让善人津津乐业

    【新闻回放】日前,山西、河北两地法院公开宣判了4宗“问题乳粉”案件,依法严惩14名犯罪分子,其中2名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他们明知故犯,销售三聚氰胺超标奶粉。

    时隔3年,三聚氰胺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2008年,一场“震中”位于河北三鹿的乳业“大地震”,重创全国乳业,众多儿童受到伤害。三聚氰胺,这个拗口的化学名词,人们却已耳熟能详。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奔跑的中国奶业,放慢了脚步,探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聚氰胺跟瘦肉精是两码事,瘦肉精是对科学规律逐步提高认识的问题,而三聚氰胺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德问题。明知这个东西对人体有害,还恶意添加到奶粉里,甚至无所顾忌到“三聚氰胺里加牛奶”,那就是坏良心、犯罪。食以安为先。食品生产经营者人为造假、恶意添加化学物质,天理不容,法理不容。

    然而,非法添加剂、违禁农药仍在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环节屡禁不止,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防患未然,加强约束。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政府集中整顿奶站。目前我国生鲜乳收购站减少1/3,主要由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三类合法主体开办,在政府部门许可和监管之内经营。生鲜乳收购站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比清理整顿前提高36个百分点,全国7980辆生鲜乳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1   2   3   4   5   6   7   8   9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