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密市老城县衙(一)

新密市老城县衙(二)

新密市老城县衙(三)
人民网郑州3月29日专电 古人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2011年3月29日,本网从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获悉,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新密市检察院在已设立有郑州监狱、市委党校、新密中学三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准备在有“华夏第一衙”之称的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县衙设立该院的第四个“廉政教育警示基地”,把廉政警示教育与古代廉政文化相结合,使当地国家工作人员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接受鲜活的廉政警示教育。
据悉,近年来,新密市检察院始终坚持把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和展示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载体。先后在郑州监狱、市委党校、新密中学设立了三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大力加强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仅2010年1年,该院就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达23场次,受教育人数30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得到了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该院已设立的3个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已成为新密市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即将在有“华夏第一衙”之称的新密市老城县衙设立的第四个“廉政教育警示基地”,将把廉政文化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导游的讲解内容。通过导游讲述在新密任职的古代官吏的廉政故事和文化等方式,让前来参观的旅客既能了解古县衙的人文历史,又可以接受廉政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据了解,河南省新密市老城县衙始建于隋朝大业12年(公元616年),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县衙早期建筑毁于元,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县冯万金重建,之后不断修茸,形成了约20亩规模宏大的古县衙建筑群。1994年,新密老城县衙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命名为郑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成为郑州市“十佳”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基地。新密市老城县衙现今留存有钟鼓楼、照壁、大门、仪门、大堂、监狱、行政长官办事处等建筑及建筑遗迹,共五进院落。大量初建时的原始物料经专家考证,均为隋代首建县衙时的原始物品,堪称中原地区现存历史最早的县衙,有“华夏第一衙”之称。新密市老城县衙中的监狱,从建成一直使用至2003年(解放后古县衙监狱作为看守所使用),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