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河南视窗6月1日讯 据大河网-大河报报道:记者在郑州市区首个划定“直行待行区”的嵩山路与建设路口看到,因不少司机不明白这一新划定的标志,虽然有交警指挥着让往前走,但他们却不敢贸然前行。
上午9时30分,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车流量比较大,在路口等信号灯的车排了200多米长。记者发现,该路口的东西方向,由内向外划有阶梯形的直行待行区。由于待行区内没有划出直行箭头,行至此处等绿灯的司机,因看不懂这一标志,不敢贸然将车开到待行区内。为提高通行效率,在路口执勤的交警,看到左拐的信号灯亮起时,便上前指挥直行等信号灯的司机把车往前开一点,进入待行区内等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新启用的直行待行区,是让车辆在直行信号处于红灯时,提前行至待行区内,但不少司机担心这么做会被电子眼拍到。
据交警二大队三中队指导员郭延宾介绍,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位于西区商圈中心地带,东至郑州市交通大动脉“四桥一路”,南至郑尧高速,西至郑上路310国道,属于郑州市区的交通要道。由于路口周边分布着高校、中小学校、政府机关、商场、公园等,每天早晚高峰期车流量、人流量非常大,是郑州市交通流量最大的路口之一,时常出现拥堵。
为了改善该路口的交通压力,该中队民警针对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道路交通特点,大胆采取了对路口的东、西两侧等待信号灯的直行车辆,指挥其提前直行至路口中心点,在此处等待绿灯放行。这一做法得到了大队和支队领导的认可,并决定在市区9个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试行。昨天上午,经支队批准,嵩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率先启用直行待行区。
据了解,路口划定直行待行区后,当左转车辆放行时,同一行驶方向的直行车辆可以缓慢行驶至直行待行区,等待绿灯放行通过路口。这样,路口每个信号灯放行周期平均比以前提前放行6到8辆机动车,早晚整个高峰时段平均提前放行200到300辆机动车,按照路口三个直行车道计算,平均提前放行机动车米数为230到350米,这样极大缓解了路口机动车的拥堵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