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交通 > 行业聚焦
时速超30公里即超标 电动自行车企业面临生死劫
时间: 2011-06-01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编辑: 陈冰

速度超快的重型电动自行车,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充满安全隐患河南商报记者 王棣/摄

 

   中国网河南视窗6月1日讯   据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四部委联合要求整改当下电动自行车产业,限期淘汰在用“超标”车,使我省电动自行车企业面临“生死劫”。

 

  昨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河南电动自行车行业发现,四部委的相关要求引起了行业内的“震动”,一些厂家已经开始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进入电动自行车生产目录。

 

  新政

 

  电动自行车时速超30公里

 

  即为“超标”

 

  依照我国对电动自行车现有的规定,最高时速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大于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是禁止上路的。

 

  此次四部委联合下文,尽管要求各省依照现有规定限期淘汰在用“超标”车,但其整改要求却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界限时速上提了10公里,即时速达3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就被划为“超标”范围。

 

  四部委的通知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管理。

 

  对目前在用的“超标”电动自行车,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通过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鼓励群众主动置换和报废。要结合本地实际,要求政府设定“超标”电动自行车的过渡期限,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自行车。

 

  现状

 

  河南上规模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超过50家

 

  依照要求,时速超过3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不论是正在使用还是刚刚购买的,今后要限期淘汰。

 

  “买这辆吧,时速可达到60公里。”昨日,在郑州市航海路上的豫州电动车批发市场内,河南商报记者发现,一些不知名品牌店内的摩托式电动自行车比较多,而知名品牌店内也在销售时速超3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

 

  “尽管河南不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大省,但目前上规模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有森地、广民等50余家,另外还有上百家小型生产企业或组装厂。”省电动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施积兰说,仅50余家上规模厂家一年就可生产电动车约80万辆,其中1/5是电动三轮车,60余万辆是电动自行车。

 

  “治理比不治强,但要考虑多方因素。”施积兰说,依照四部委的通知,我省在治理“超标”车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既要治理,同时也要给生产厂家一个调整生产结构的缓冲期。

 

  企业

 

  准入门槛提高

 

  电动自行车上保险不是梦

 

  “我感觉,将‘超标’界限划定在时速32公里会更好。”河南森地助力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宽表示,四部委此次要求整改电动自行车产业,对森地这样的大企业影响并不大,因为森地电动自行车的时速多在30公里以下。但限期淘汰在用“超标”车这一要求,执行起来估计会有一定的难度,大概需要3年的时间。

 

  “我们现在正在向国家申请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目录。”张中宽透露,依照江苏等省的做法,下一步电动自行车会被要求上牌、买保险。此种情况下,向国家申请生产电动自行车是有必要的,只有进入国家的生产目录,才可以进入更加规范的市场。

 

  “电动自行车一旦上牌,市场的进入门槛就抬高了。”张中宽认为,一旦电动自行车被要求上牌,国家将会采取准入制的方式来规范市场,质量没有保证的企业将无法进入。

 

  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的产业准入门槛会被抬高,且势必造成行业的重新洗牌。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