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辆车仅限公务使用再晚都必须骑回单位
为了管理好这5辆自行车,金牛区教育局还专门出台了一套管理办法,如:公务自行车只限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办公使用,不转借、外借;借车人员严格遵守“先手续、后用车、及时归还”;借车人员借还车时注意检查车况,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爱护,损坏照价赔偿等。
“特别强调不准骑回家,再晚都必须骑回单位。”相关负责人说,这5辆车仅限公务使用,如果发现骑回家将受到处罚。
他说,目前5辆自行车使用频率很高,大家不论是去学校还是机关单位,都愿意骑车,公务车的使用也渐渐减少了,“5辆车暂时还能够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如果发现自行车不够了,将考虑增购自行车。”
现在,金牛区教育局开始向辖区的学校也推广这种出行方式。华西都市报记者朱丹摄影刘陈平
报料人:李先生线索奖:150元
□新闻立即评
打造“永久牌”公务自行车
■本报评论员林小明
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公消费”零增长后,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到底怎样治理“三公消费”?宏观方面可能千头万绪,既要突破各种既有的壁垒,也要进行各种制度设计,以期最大限度地把“三公消费”装进笼子。
但无论怎样,行动起来就是最好的回应。金牛区教育局购买5辆公务自行车,倡导所有工作人员出门办事时,3公里以内范围都骑车。身教胜于言传,这种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行动,不失为遏制“三公消费”的一种有益探索。
诚如该局办公室主任李力所说:“最开始考虑买自行车,主要原因是附近交通拥堵”,尽管该局选择倡导工作人员出门办事骑车最初出于现实的选择,但至少从细微处迈出了减少“三公消费”实质性步子,而尤为让人欣喜的是,此举让该局50多名工作人员出门办事派车的习惯正悄然改变,自行车逐渐成为抢手货。
推动资源节约和建设和谐社会,政府的表率作用不可或缺。当骑公务车出门办事形成共识时,当类似行为经过点滴积累成为自觉意识时,我们非常期待金牛区教育局这次推行的“公务自行车”试水,最好是“永久牌”,而不是只在小范围和短时间孤独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