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既然郑州定位为交通枢纽城市,自身交通问题就要解决好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河南商报记者王向前
【微博提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5月,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成为主题的这句话广为流传。
可是,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未必!
“一个城市的建设如果不能以人为本,对居民来说,只能是画地为牢。”一城建专家如是说。
那么,郑州的城市功能如何?
关键词:城市功能
国家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
按照建筑规划类教科书上的解释,城市功能,指的是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
以这个概念来套郑州呢?
郑州首先是河南的省会,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它最显著的标签。
除此之外,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是中国华中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而它的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定位,不妨从去年国务院的一个批复里寻找。
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以下称“批复”),指出河南省省会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从此,郑州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之后,国家认可的又一座“中心城市”。
“郑州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经济影响力,可以说国家的这个定位还是十分准确的。”批复下来后,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曾如此评价。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功能定位方面,郑州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因此,郑州的城市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关键词:中心城市
郑州辐射能力有限
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批复下来前,常常被拿来与郑州作比较的武汉规划先得到国务院批复。
彼时,外界一度感觉郑州有被边缘化的危机。但不久,国家认可了郑州的“中心城市”。
作为中心城市,它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辐射和带动作用。
有关部门曾针对郑州市的辐射带动范围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郑州现在的辐射能力有限,对省内信阳、驻马店的辐射能力尤其偏弱。
“国家的认可确实能使郑州在城市地位上获得很大提升,但真正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还需要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批复下来后,有学者提醒郑州。
数据显示,2010年,郑州的国内生产总值达4000亿元,首次触碰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的红线,而武汉则已达到5515.8亿元。
问题出在哪儿?经过和武汉比较,众多人认为,郑州市产业规模较小,是制约经济规模的重要因素。
“要想真正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需要整合优势、提升实力,产业是关键!”谷建全说。
他称,郑州目前传统产业占的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太小,甚至还不如新乡、洛阳。而且,一、二、三产业比重极不协调,服务业比重太小。
针对郑州市产业发展,批复指出,郑州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教、文化旅游产业”。
关键词:交通枢纽
现在,关键的是市内交通
几年前,坊间传言,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被武汉替代。去年初,国务院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击穿了这个传言。
规划提出,将郑州、武汉等省会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
随后,在批复中,这一功能定位进一步得到强化。
郑州航院管理学教授金真说,未来两条高速铁路主干线在郑州交会,加上现有的陇海、京广两条铁路,郑州在大交通中的枢纽地位无可动摇。
“现在,关键的是市内交通。”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顾馥保表示,郑州的城市功能之一是交通枢纽,但现在交通问题没解决好,可以说这是郑州最大的问题。
顾馥保认为,既然郑州定位为交通枢纽城市,自身交通问题尚且解决不好,这说不过去。
关键词:发展规划
组团发展支撑中心城市功能
优越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决定了郑州成为国家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郑州又担负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增长极。
领头羊的作用,决定了郑州必须把城市功能发挥到极致。
怎么发挥?郑州提出了“郑州都市区”建设战略。其中,荥阳、新郑将分别成为郑州都市区“宜居健康城”和“宜居教育城”两大城市组团发展。
“这样做,是增强郑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支撑作用,同时提高它的辐射和带动能力。”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受访时表示。
这也得到了顾馥保的认同。
“现在提倡的是组团发展。”顾馥保表示,现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生活。“如果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组团发展规划建设下去,郑州的都市区建设将大有作为,中心城市功能会名副其实。”
关键词:配套设施
在郑州生活,要舒服还早着呢
一个城市的功能,体现了它在一个区域的作用,而一个城市的配套设施功能,支配的是生活舒适度。
走过很多城市的顾馥保说,在郑州生活,要达到舒服,还早着呢,“舒服是比小康要求更高的一个指标”。
他提到了一件事。郑州一些管理者不重视绿地,常变更规划,侵占绿地。碧沙岗公园就有一块绿地被侵占,成为建筑,现在还在那里。
再以消防为例。去年的上海高楼大火让人记忆深刻,在郑州,高楼消防同样压力巨大。截至2009年年底,消防部门统计,郑州市的高层(含超高层)建筑已达到2000栋。
郑州市消防支队一负责人透露,目前,郑州市消防部门的救援设备能达到的救援高度是80米,再高,就要靠建筑内的自动消防设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