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郑州市金水区举行庆“六一”文艺表演,来自辖区数十所小学的师生们载歌载舞,共同迎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图为郑州市纬一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演唱歌曲《瑶山夜歌》

5月31日,在郑州市纬五路第二小学,一场场创新有趣的儿童节目在校园里上演
我省全面建立孤儿保障体系
孤儿基本生活费列入政府财政统筹,孤儿的康复、教育、就业、住房等全面纳入政府保障。
中国网河南视窗讯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全省6.7万多名孤儿收到一份大礼:由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下发各地各部门,孤儿养育被列入政府财政统筹保障,孤儿的康复、教育、就业、住房保障等也全部纳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范畴,标志着我省全面建立孤儿保障体系,孤儿保障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财政统筹孤儿基本生活费
文件制定了全省孤儿基本生活最低标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文件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单独列支“儿童福利”科目,对孤儿基本生活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文件还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不低于这个标准、根据当地城乡生活水平和儿童成长需要,制定当地具体标准。同时要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康复教育就业居住全面纳入保障
孤儿医疗救助全面参保。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参保费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解决。使用省级彩票公益金或者慈善捐赠为全省孤儿投保重大疾病商业保险。由政府兴办的医疗机构为孤儿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了解和掌握本地孤儿接受健康管理的情况。
落实孤儿教育保障。学龄前孤儿到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由当地政府予以资助。对在普通高中、中专、高职高专和本科院校就读的孤儿,比照特困学生给予资助。成年孤儿继续享有资助政策,优先安排勤工俭学的机会。
培训有补贴,优先安排就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免费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孤儿成年后就业困难的,优先安排到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对于成年后自主创业的孤儿,给予场地安排、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加强孤儿住房保障。居住在农村的无房孤儿成年后,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优先予以资助。居住在城市的孤儿成年后,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或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其他保障性住房供应条件的,优先安排、应保尽保。
拓展安置渠道,提高机构保障水平
拓展孤儿安置渠道,推动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文件明确了“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和“依法收养”四条安置途径。对于亲属抚养,文件规定,县(市、区)民政部门要与监护人签订指导养育协议,加大对监护人的帮扶和指导力度。对于选择抚育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展委托监护或者家庭寄养的,文件规定,孤儿基本生活费的20%作为寄养家庭养育补贴费用。
文件还提出,“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在孤儿较多的县(市)可独立设置儿童福利机构。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工作队伍建设,在工资、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