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新闻
菜价流通成本占七成 商务部支持菜农进城直销蔬菜
时间: 2011-04-27  来源: 大河网  编辑: 李海啸

    发改委举办物价形势座谈会专家称流通成本高引发物价问题

  流通成本占七成菜价能不高吗

  25日,发改委就当前物价形势举办内部座谈会,会上谈到菜价高企使市民生活压力增加,但菜价太低则让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究竟出在哪?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国内流通成本太高,国内流通体制亟待改革。

  流通成本占50%~70%

  中科院研究员汪同三表示,中国流通业费用的几个数字让人震惊,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预测部主任吴晓求表示,国内素来农产品生产价格都是“涨很难、跌很快”,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中间商面前缺乏谈判能力,中间商通过渠道来牟利,最后通过层层加价到了餐桌上价格就高了很多。目前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要降低流通费用,他表示,目前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农产品直接与超市对接的举措,但是因为庞大利益集团存在,现在规模还很小,难以推广开。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举例称,中国的物流交通组织方式太落后,运输能力有40%是空载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出去的时候是超载,回来是空载。中国的物流成本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2倍。

  发改委专家称CPI水平基本可控

  在座谈会上,专家还对今年的物价水平及调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今年CPI总水平基本可以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全年物价水平可能保持在4.5%左右。

  陈东琪认为,上半年物价水平可能比5%高一点,二季度考虑到翘尾因素,可能还会更高,下半年受到前期宏观调控影响逐渐显现,但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对于目前调控措施,他表示,政府仍有调控空间。只要经济增长能从高位减速,CPI也会减速,如果GDP保持在10%以下,CPI的水平大概会保持在3%~5%的水平。

    商务部再发通知部署应对“卖菜难”:

  支持菜农进城直销蔬菜

 

    记者26日从商务部获悉,近日,商务部再次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蔬菜“卖难”紧急救助行动,进一步维护好蔬菜市场稳定。

  引导连锁超市直接采购

  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召开产销对接会,直接采购“卖难”蔬菜。“农超对接”试点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采购价格维持在合理水平,并在超市门店设立“卖难”蔬菜销售专柜,支持销售“卖难”蔬菜。农产品综合试点地区的大型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购销“卖难”蔬菜。“双百市场工程”等财政资金支持的大型批发市场,要设立“卖难”蔬菜销售专区,减免“卖难”蔬菜场地费。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临时收储一批“卖难”蔬菜。

  通知指出,要发挥商务部“商务预报”“新农村商网”等网上产销对接平台的作用。出现蔬菜“卖难”的地区,要细化监测品种和范围,建立主要“卖难”品种的交易量、批发价格日监测制度,强化对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及时组织农业合作社和种植户,通过网上产销对接平台发布蔬菜“卖难”信息。销区商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发布需求信息,组织流通企业开展网上对接撮合。

  鼓励市场允许菜农免费进场

  蔬菜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通知还要求,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突出蔬菜流通设施的公益性,建设一批社区平价菜市场。鼓励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立临时性蔬菜直销专区,允许菜农免费进场销售自产蔬菜。会同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鼓励开展“农社合作”,在注重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支持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进入城市社区、街道直销蔬菜;研究在城市特定区域和时段,设立免摊位费的“周末市场”。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