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房产河南 > 行业聚焦
保障房分配乱象迭出
时间: 2011-05-23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冰

    近期,不少地方被曝的保障房“被骗购、被团购、被倒卖牟利”等分配乱象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指出,保障房分配乱象迭出当警惕。

 

  在深圳,该市住房和建设局近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二榜名单,并对保障房虚假信息申报者下发了第三批290份《行政处罚预告知书》。与前两次共查处45名涉嫌申报虚假信息骗购者相比,本次查处行动不仅人数大幅上涨,而且处罚名单中再次出现身家百万的“富豪”申请者。

 

  在北京、武汉等地,近日不断有网帖曝光当地保障房被“富翁”等不符合条件人群骗购的情况发生。

 

  在陕西省山阳县,在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者多达100多人,这些“团购者”中不乏“乡长、镇长、执法队长、所长”,还有的直接标注有“科员、副科、科长”等字样。

 

  在山西省忻州市,该市首例限价房项目也被人爆料称,已成为当地干部福利房,而且这些限价房被大肆高价倒卖牟利。

 

  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未来5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但各地保障房分配机制却没有跟上建设步伐,分配环节才会有那么多的乱象。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亟待完善保障房分配制度和机制建设。如何公正地切分“蛋糕”,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住有所居”梦想的实现,更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及社会管理能力。

 

  专家:分配“治乱”需健全三大机制

 

  业内人士及专家指出,保障房分配的“治乱之道”,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社会监督、依法惩处的三大机制。

 

  今后,我国保障房建设规模将越来越大,全国很有必要加强数据化、信息化等基础工作。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应加快推动建立住房保障、房地产、民政、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直接查看申请家庭的存款账户、股市账户、纳税记录、房产登记、公积金缴纳等情况,从而了解申请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提供申请保障性住房所必需的核查报告。

 

  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提出,各地政府在保障房分配公示申请人终审信息时,首先要做到信息透明,把准入门槛要求的信息全部依法依规公开,并最大限度地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针对申请人入住后的管理问题,有关专家建议,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管理可以采取政府指导、自我管理方式。比如,对于物业维修基金管理,由小区业主授权;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动用维修基金的,可以在建立严格审核制度的基础上,由政府部门监管使用。

 

  专家还建议,尽快出台基本住房保障法,既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住房保障工程中的责任,又要规范保障房分配、运营、流转环节。尤其要加大对虚假申报、骗购骗租、转租转售、闲置浪费保障房等行为的惩罚力度,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