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房产河南 > 行业聚焦
河北环京14个县市将成立环首办协调京冀合作
时间: 2011-04-06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陈冰

 

    一直在路上的“环首办主任”

  3月24日就在小李穿梭于办公室的同时,“环首办”主任王纪平,驱车环绕北京,穿梭于廊坊和石家庄的路上。

  小李介绍,王纪平和他加班到凌晨3点后,凌晨6点半到办公室处理例行公务。上午7点,从燕郊出发,去石家庄汇报工作,但在半途接到通知,廊坊有个紧急会议,他只能从石家庄的路上返回廊坊。

  “刚给我发信息,让我把文件先弄完,他晚上要回来看。”小李看着手机短信说,当晚廊坊预备会结束后,王主任赶回燕郊审阅文件,之后连夜再赶回廊坊参会,并于会后直接去石家庄汇报工作,并参加另一个会议。

  中午,“环首办”的工作人员在大厦底层食堂用餐,记者注意到,他们也是整个食堂中吃饭速度最快的团队。

  3月28日中午,饭吃到一半,王纪平提前离席,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在接待一名投资商后,他还要参加下午的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仪式和建设推进大会。

  每次凌晨加班结束后,小李和同事们回到租住的宿舍。“吃住在这里,有点创业初期的艰难感觉。”

  “环首办”工作繁重申请扩编

  在小李每天接听的电话中,对方经常会要求和“环首办”专人联系。“我们就4、5个人,没办法固定”,小李在电话中一遍遍解释。

  “环首办”成立之初曾想过按照招商引资、项目、综合业务分工,但后来发现,这不可能实现。

  “一个项目洽谈到开工建设,前期跑办和土地指标落实,都要参与。而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展也会向我们反映,定期汇总后解决其中问题,进行协调汇报。”小李说。

  而主任王纪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本用地情况表。在另一张纸上写着“环首办”近期的十几项工作计划,包括对参与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制定、为环首都经济圈建立网络平台、赴长三角地区考察……

  王纪平表示,由于人员紧缺,“环首办”目前正在申请扩编。此外,燕郊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环首都经济圈城市规划展馆,也会为“环首办”预留一些办公场所。

  14县市将全部成立“环首办”

  4时30分,小李才顾得上喝一口水,然后开始印发有关环首都经济圈造林绿化文件。

  这份文件给另一个“环首办”。

  “有关造林绿化的文件,燕郊那边这两天不断传过来。”3月30日,怀来县“环首办”副主任胡进柱说,他们已将“环首办”传来的文件转给了该县的有关部门。

  省一级的“环首办”成立后,要求14个县市成立各自的“环首办”。“怀来环首办”即是其中之一。胡进柱介绍,该办主任由常务副县长兼任,另有一名县委常委出任常务副主任。10多个人在3月22日全部到位。

  涞水县今年1月初即成立了“环首办”,该办综合组负责人杨建国说,有了省“环首办”这样一个对接对象,也使涞水县摆脱了以往的单打独斗,纳入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大规划中。

  期待从“反哺”到自我发展

  之前两地都想争取对方政策或者资金上的扶持,一位“环首办”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和河北对接的观念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河北确定环首都经济圈战略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发展,比单纯依靠北京扶持或“反哺”更有效果。而北京市也会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与河北开展合作,来缓解自身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局限。

  去年11月10日,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会晤了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个层面已经建立了一个定期的协调对接机制。两地于今年年初,对交通和规划进行了对接,约定双方制定规划的时候,要邀请对方参与,进而使规划一体化,此外北京交委和河北省交通厅,已对一些具体项目达成一致意向,正在积极推动。

  3月22日,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北京市规划部门已与河北省政府以及天津市政府频繁碰头,就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发展一体化经济等问题进行讨论。她表示,要将京津冀地区规划“画入一张图”。

  小李和他的同事在“环首都经济圈”方向上有着一致和坚定的认识,“这是一个梦想,也是我们的理想”。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张太凌

 

     1   2   3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