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您的位置: 首页 > 河南教育 > 产业聚焦
把孩子的问题还给他
时间: 2011-07-14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编辑: 詹邦洋

    “妈,学校今天郊游,我穿什么衣服?”“爸,这个字什么意思?”

 

  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常听到,好像他们没有头脑、不会思考,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懂似的。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的确已成为很实际的话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还给孩子。譬如,孩子问今天穿什么衣服,做家长的不妨反问他:今天天气如何,你看穿什么衣服合适?让他自己根据天气情况自己决定。这样,既能促使孩子时刻关心季节气候变化,增长自然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问这个字什么意思,就让他翻字典,久而久之他会明白字典确实是一位好老师,也增强了他的自学能力。

 

  除了把孩子的问题还给孩子,还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家庭问题也交给他们处理,并与孩子一道讨论解决的办法。例如,不在一起生活的奶奶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问孩子怎么办?当孩子的意见同父母的想法不谋而合时,其效果却要比父母提出来要好得多。这是因为,孩子的意见被采纳,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自信心也许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增强。

 

  给大一点的孩子买衣服,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选购什么款式,再和他一起讨论服装的价格。孩子的审美情趣、经济意识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对比和选择中培养起来的。

 

  把问题还给孩子,并不是说家长可以撒手不管。恰恰相反,这需要家长倾注更多的心血,花费更多的精力。孩子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毕竟有限,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肯定不全面。在把问题还给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当好参谋,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在一种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教给孩子,使孩子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这样,孩子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增强了,对家长的依赖性自然就相对减弱了。

【责任编辑: 詹邦洋 审稿: 詹邦洋】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