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资料照片
中国网河南视窗7月14日讯 据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7月3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这一天,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洛宁县陈吴乡大原村的孩子们欢呼雀跃:“贾老师又来看望我们了,还给我们带来了书籍和联系卡。”
孩子们说的贾老师叫贾容韬,他是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戒除网瘾专家。十多年来,在他的帮助下,600余名网瘾少年走出网络虚拟世界,200余名辍学中小学生重返校园。
从2005年开始,贾容韬和613名留守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
结缘:家教专家和留守儿童的故事
在贾容韬帮教的众多案例中,有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在和这些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他认识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堪忧。
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也使他夜不能寐。
2005年,留守儿童都都(化名)因迷恋网络游戏,发展到盗窃、抢劫,后来被少年法庭判刑。都都在小学阶段曾品学兼优,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但在他父母外出打工后,没有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监管,都都很快从抽烟喝酒到贪图享乐,从沉溺网络到违法犯罪,酿下了令人痛心的苦果。
教训是沉痛的。贾容韬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他决心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于是,贾容韬主动到洛宁县陈吴乡大原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当了一名志愿者,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成为300余名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老师。
贾容韬的执著是周围人公认的,凡是他认准的事情,都会全身心投入进去。留守儿童身上有许多共性问题,也有不少个性问题。为了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他每天凌晨五点就起床备课、写教案;为了一个个“问题孩子”,他常常家访到深夜;他从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是他最忙的时候。为了孩子们,由于劳累过度,他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但他从没有因此而稍有懈怠。
为了解读孩子们的心灵密码,他读了大量教育类书籍,每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由于说话太多,他的声带长了息肉,手术后数天,他又投入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教中。为了那些厌学、网恋、严重违纪、面临辍学的孩子,他和不少班主任、任课老师交上了朋友。他呼吁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形成合力,给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以关心、爱护,给处在迷茫中的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心里牵挂着孩子们,哪个孩子心里有疙瘩,他都能及时给予疏导;哪个孩子没有笔、本了,他也会及时送上。5年来,他给30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了800余册优秀图书,5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在他的倾心帮助下,258名留守儿童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157名成为班里的优等生。
爱心:613张联系卡撑起613名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随着越来越多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洛宁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怎样帮助更多的留守儿童?怎样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怎样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贾容韬动了不少脑筋。
通过和县教育局结合,贾容韬选择了陈吴乡大原小学、长水乡中心小学、涧口乡草庄学校、赵村乡东王村学校等4所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与这些学校的613名留守儿童结了对子,并一一送上联系卡。联系卡上有他的联系方式和对孩子们的寄语。
他向613名留守儿童承诺:随时接受孩子的当面咨询和电话、网络、书信交流。他鼓励孩子们有任何心理问题随时和他联系,他将耐心给予解答。贾容韬非常希望孩子们经常“打扰”他,他把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发来的电子邮件、写来的信件视作最珍贵的礼物。
贾容韬经常赠送给留守儿童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并亲笔给每个孩子写了勉励赠言。他要求孩子们交换书看,养成阅读习惯。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阅读优质图书,打好孩子们的人生底色。
贾容韬还以家长学校为平台,通过报告会、家长沙龙、咨询交流会、“爱心家教俱乐部”等多种渠道给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代理家长”传播家教新理念。他给他们说:“留守儿童比正常孩子更需要尊重”、“精神关爱比物质需求更重要”。在他的努力下,“代理家长”的观念在更新,打骂、训斥孩子的少了,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多了。
通过贾容韬的辛勤耕耘,613名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自信心也提高了。
陈吴乡大原小学学生冯帅磊说:“贾老师比爸妈还关心我,一个月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他来看我两次了,还给我买了《爱的教育》和《稻草人》两本书,我觉得特别有趣。有书陪伴,我一点也不感到孤单。”
感动:613张“爱心卡”的背后
一些人对贾容韬的做法并不理解。有人说:“一大把年纪了,当个‘儿童团长’,到底图个啥?”也有人说他“傻”,放着安逸日子不过,自找麻烦。
对于冷嘲热讽,贾容韬有着自己的见解:“通过帮助留守儿童,我收获了丰厚的人生财富。我的人生更加充实,精神更加富有,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事情吗?”
贾容韬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近年来,他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河南省综治委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为了明天爱心使者”等。他说:“我做了这么一点应该做的事情,各级领导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怎么努力也报答不了领导的关爱之情,怎么奉献也不足以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
613名留守儿童,在洛宁县庞大的留守大军中只是一小部分,但贾容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在发扬光大。长水乡中心小学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留守不落志,自强在心中”活动,鼓励孩子们自立自强,为学校争光、为父母争气、让社会放心。涧口乡草庄学校也为孩子们安排了“留守宏志日”,在孩子们中弘扬“我们也有两只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勉励孩子们“父母不在身边,正是磨炼我们的极好机会”,引导留守儿童自己管好自己,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