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岩:河南文化产业步入新的“春天” |
时间: 2011-03-27 来源: 东方今报 编辑: 河南视窗三 |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文化和经济就一直是结伴而行的好伙伴。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眼中,文化却只是经济的一个 “附属品”,文化最多也只是“搭搭台”而已,站在台上“唱戏”的还应该是经济。
但现实已经不再容许我们如此因循守旧了!不管是从当前的中国,还是世界范围来看,信息化浪潮之下,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运用,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的传播力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不仅是一种“软实力”,同时也是一种“硬实力”。所以,文化在经济的舞台上不应该再是配角,而是要担当日趋活跃的一个主角。
省委书记卢展工曾明确指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进程中,文化是强大的推动力量。
事实上,回首近五年来河南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我们很容易看到其对于河南全面建设的巨大支持作用。前一段“纯河南制造”的电视连续剧《湖光山色》,亮相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舆论认为,这部电视剧对于凝聚全省力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欣喜的是,当前,河南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春天”:影视制作、电影院线等方面逐渐形成优秀“河南品牌”,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双丰收。而在当前,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时,这个“春天”来得正是时候。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必将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壮大相辅相成。
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南,终将变身为文化输出大省。 |
|